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
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
白居易的《观刈麦》,描绘了一幅五月芒种时节的农忙场景。
芒种有三候:“一候螳螂生;二候鵙(jú)始鸣;三候反舌无声。”
初荷长出新叶,晚蔷薇愈发娇艳,喜阴的伯劳鸟于枝头低鸣,学舌鸟因感阴而噤声……
一切的物候都在诉说着,盛夏将至。
天道有序,万物有时。
风吹麦浪,从麦绿,到金黄,连绵几百里逐渐涌动成熟的麦香,一浪一浪都是这个季节的丰饶和慷慨。
农人收麦插秧,忙收也忙种。
夏熟作物亟待收获,秋收作物的播种逾期不候,在这个节气,除了农事忙,酒事也忙。
对于酿酒事业来说,芒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节。
此时,贵州迎宾酒的酿酒作物也在田野中吸收着天地的精华,享受着农人们精心呵护。
放眼望去,大片高粱在田中摇曳,缱绻的风中似乎有美酒的香气。
6月初,收新鲜收割的小麦,开始第五次取酒,农民根据农时收麦种稻,酒家根据作物制曲酿酒,接受自然的馈赠。
在中国古代,酿酒讲究天人共酿,道法自然。
一粒粒高粱,在酿酒师傅手里历经干锤百炼,蒸煮向死,发酵再生,而后将生死之糟粕与精华吐露于窖池中。
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,道明了白酒品质不仅取决于酿酒的人,更大程度上,佳酿的缔造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息息相关。
芒种时节,茅台镇的气候渐渐炎热,雨水增多,空气慢慢潮湿,迎来了微生物最活跃、最复杂的时期。
在茅台镇风与土的滋养下,温度与湿度使酿酒菌群的生物活性达到酿造的最适宜状态,对酱香风格的细微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取之自然,依托自然,在自然中将人类智慧凝聚,方能酿造出独具风味的杯中之物。
与天共酿,与风同饮,与茅台镇风土共行,从而缔造出白酒佳酿。
芒种时节,雨水与梅子一起如约而至。
气温升高,梅雨绵延,为芒种节气增添了许多“湿”意,也为酒曲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。
酒曲制成,也意味着酒中风骨已成,此后再与酿酒原料相混合,经由酿酒师的手作和时间的打磨,最终便成就一杯醇厚幽雅的甘酿。
芒种时节,万物有序,忙而不茫。
农人忙于农事,酿酒人忙于酿酒,既是劳作之时,也是收获之时,是“春种一粒粟、秋收万颗子”的怡然自得;也是农家“插秧割麦两头忙”的紧张。
田地山野,日夜不休,万物生长如此,酝酿老熟也如此。